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家庭生活 > 二人世界 > 夫妻关系

婚姻不和谐时也不应忽视孩子的利益

本文Tag标签:孩子成长  

  对于我们这些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人,来访者往往不知如何称呼为好。“医生”?“老师”?只能任其自然。但人们往往习惯于称我们为“老师”。因为“医生”容易使人联想到“病人”。就好像我们也总是习惯地把来访者称为“咨询者”,而非“病人”或者“患者”。

  值班老师交给我一封信,我仔仔细细地看了有二三遍。这是一位少女的来信,字里行间,充溢着忧伤、愤怒,爱与恨。一位有着多么激越情怀的姑娘!而她,却正陷入困惑、哀愁与无奈中。我多想帮助她走出困境。

  再仔细地看一遍,哀怨无奈的少女的心又跃然纸上:

  老师,您好!我遇到了困难,请你帮助我。

  我是个丑小鸭。真的,我一直这么以为。因为我实在长得不美。在如花似玉的俊男靓女之中,我只能默默地低下头,在17岁的青春花季,我却与欢乐无缘,青春的欢乐,它不属于我。

  连我很崇敬很崇敬的老师,她也不重视我。凭什么?我常在内心不平地呼唤,难道仅仅因为我没有美貌?有人说,美貌是女人的第一财富,那么第二财富就该是智慧与才气了,退而不成求其次:默默地咬紧牙,默默地下苦功,暗暗地常发誓,总有一天,让你们大吃一惊,刮目相看。我不看电视,不听磁带,不逛大街,也不看杂书,每天每天,上足了发条,在家温功课。

  高二,这是一个关键的学年口我鼓足干劲,勤奋学习,一个心念,只想着能考上大学,成为一名扬眉吐气的大学生,呀!把书斜在臂弯里,昂首挺胸,长裙飘飘,像彩蝶翻飞,女大学生,多帅啊!

  突然之间,天晕地转,我的世界塌方了。偶然发现的事实,像恶梦,像毒蛇,紧紧地缠绕着我的心。母亲,她竟然和一个不是父亲的男人,在一张床上。从推门进去的一瞬间,我的心就沉入地狱,从此不见天日,永驻黑暗。

  在无人的地方,我悲泣,我痛苦,含恨饮泪。为父亲的不公平遭遇,我有流不完的泪,为母亲的堕落,我有诉不完的恨。母亲,你玷污了这个神圣的称呼,我恨死了你。

  因为我恨,所以我痛苦。因为我恨的,是我十几年来,最亲最近的母亲。无微不至的关怀,含辛茹苦的养育,岂能在一时一刻全部消尽?恨极之余,又很心疼,又爱又恨,又恨又无奈,又急又气,气又没法出。再恨死了,她还是我的母亲。她与我有着扯不完、剪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  对着妈妈关切的脸色,我的心在哭泣,无法一直恨母亲。于是,我恨那个诱惑她的男人,恨不得亲手杀了他!

  渐渐地我变得晕晕乎乎,神不守舍,看见所有的异性都恨恨的,仇恨填塞在我的心头。除了父亲,我讨厌与所有的男人交往。男同学偶尔坐在我的旁边,我也会浑身不自在。

  男教师上课,我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,还会莫明奇妙地脸红,耳热,心跳加剧。那副模样,就好像我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。

  我反复地对自己说,一个坏男人不等于男人都坏。千万不能因为这事而影响上课。但是,这没用,遇见男教师上课,情形依然坏透了。

  心率加速不算,头上还直冒汗。我知道这样的心理状态、情绪都属不正常,但是还想努力克制,自我调理。心中默默地想着父亲。一定要为父亲争气,他是多么希望我考上大学。

  啊,说起父亲,我的心就在发颤。他是那么优秀的父亲。他是工程师,但在厂里常常穿着工作衣,水里火里地在生产第一线。虽只是50多岁的人,却已是白发过半。平时他节衣缩食,生活简朴,总是吃奶奶吃剩的菜。他与妈妈一向言语不多,总是沉默寡言。但是我却知道,他的心里,就是希望我能考进大学。他是多么疼我,我又是多么爱他。我常暗暗发誓,一定要考上大学,为母亲赎罪,以告慰父亲。

  但是,我失败了。情况并没有好转,学习成绩直线下降。父亲也因此而忧心忡忡,他为我担心。有天,他找了我,心事重重地与我谈话:

  “女儿,你知道吗?你母亲并不爱我,她另有别人已有九年。为了你,我不愿拆散这个家,并且还宽恕了你的母亲。但是,希望你却不要因此而担忧。这不干你的事,你母亲待你还是好的。我只希望,你能好好读书,长大后,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。你不是想上大学吗?这其实也是我的心愿。”

  我的心在呼喊:爸爸,你知道女儿的心事吗?就是为了你,我才变成了这种样子的。我以为是独自饮着苦酒,谁知道你早已知道了实情而忍声吞气。即使这样,也不忍在你流血的心上雪上加霜。父亲,让我为你默默地分担羞辱吧!

  从此后,沉默寡言的父亲更加无言,奶奶不断地抹眼泪,她可怜自己的儿子如此遭人遗弃。娘娘也总是唉声叹气,说又不好说,是呀,爸爸忍了,别人又能怎么样。我真不知这日子怎么过下去。仿佛是魔鬼光临了我们的家,心整日地在地狱里。我好痛苦,却欲哭无泪,为我们这个名存实亡的家,为我们每个人心中压着的魔鬼的石头。

  我变得更古怪,离群索居,落落寡欢,变成了一只真正的丑小鸭,一个没有希望的灰姑娘。没有白马王子来相救也就罢了,偏还有不懂事情的男同学,风言风语地说,我是因为单相思,勾引男生不成才变得如此古怪。我听了后在班里大发脾气,却只引来同学不理解的目光。是啊,谁知道我的心事呢!

  同学们的闲言碎语令我心灰意冷,今我恐惧绝望。母亲尚且骗我,何况同学?同学们都不可靠。

  就在这样的境况中,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。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

  妈妈,这一切全都是你给我的,我真的开始恨她。

  看见她穿红着绿的左右打扮,火气就冲上来,大声地说她:“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年纪,打扮得妖里妖气的。”

  母亲在镜子里斜眼看看我,比试衣服的手垂下去了。难道她也未曾幸福?管她呢,这都是她自找的。

  老师,你说我有多难。困难中我想起了青少年发展咨询中心,你们或许能为我指点迷津。

  我曾经走到过你们门前,却又徘徊在南京路上,止步不前。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而难以启齿。

  这一次,我鼓足勇气,给你们写信,说不定那一天,我还会走进咨询所的门。

  我实在太伤心,我需要帮助。就是现在,我边写信,却早已是泪流满面,心中却在呼唤:“妈妈,你为什么抛弃我们?”

  这是一封长长的信,我把它全抄出来,是因此可以更清楚明了地讨论事情。

  通过她信上的地址,我与她取得了联系c她在电话里答应前来诊所面谈。

  见了她,与读她的信感觉又不一样。她并不像信中所述那样给人忧伤脆弱的印象。她是健美的,黑黑的,打两根小辫,默默的,却很会笑。穿的是她母亲年轻时穿的过时服装。这是她的独到处,现时的青春女孩,谁会穿旧衣服?看得出来,她很懂事,也很节俭。

  当我把房间门关上后,她就开始流泪了。因为我是唯一了解她心情之人,所以她很想放松一下。

  我把手抚在她的肩上,说:“小姑娘,你遇到的,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,你的心情也没啥大问题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”

  她一下子哭得更厉害了。等她平静了之后,我们才开始了谈话。

  我曾经反复地看了她的信,觉得使她不安的第一个问题,就是她对母亲的婚外恋行为有着太多的道德与伦理上的批判。她认为母亲的行为使她与父亲蒙受耻辱。而婚外恋行为的发生,却往往并不是那么简单地用“堕落”两字就能概括的。而是因社会的、家庭的、心理的、生理的诸种因素所导致。为什么该离婚的却不离,该结婚的不结婚。这其中实在很复杂,一言难尽。我想先与她在这个问题上讨论一下。

  “在婚姻上,人们其实是可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,哪怕是结了婚的,你认为是吗?”

  她点点头,“是的,但好离好散,为什么偷偷摸摸?”

  “你想,父亲虽然知道母亲的情况,却不想离婚,而母亲也没有提出过离婚的要求。这又是为什么?父亲说是为了你,又难说母亲不是为了你?他们之间好像有一种默契,你也并不清楚,或者,父亲由于什么生理的原因而对你母亲有着一种宽容?当然这是一种假设,我也并不为这种婚外恋辩护。只是,事情既然发生,你没有必要在情绪上那么冲动,那么嫉恶如仇,以为这是堕落,或是耻辱。你的对男性的仇恨心理是妨碍你学习的主要情绪,而这种情绪是因为你把耻辱与性联在一起的缘由。”

  现在整个的社会文化、世态人情,对男女性关系的态度比任何一个时期都宽松柔和些,这也是对以前性禁锢的一种缓冲、辩证,任何个人(只要足正常人)不会存心去追求婚外恋的形式,任何社会也不会提倡婚外恋行为,但对已发生的事实,人们应该妥善解决,适当处理,减少损失,得其益处。这并非大逆不道之事。

  何况是你自己的亲生父母,他们遇到了难处。(虽是他们自找)你除了理解他们,原谅他们,还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。

  但你自己却先被“仇恨与耻辱”压倒,又怎么解决问题呢?

  姑娘又点点头,她说:“母亲对我是很好的。”

  我说:“不要仇恨他们,不要以他们为耻辱,如果有能力,去帮助他们。”

  我觉得她的仇恨异性,看见男人就冒汗、心跳的情绪,可能与联想有关。

  “你看见异性,心里就不自在,是否想到了什么?”

  “是的,看见男人们,就会想起推门进屋,撞见母亲与别人在干的那种事。”

  “因为这件事对你的刺激太深。不仅仅是性的刺激,而且还伴随着心灵的创伤感。于是,你就把性、耻辱连在一起,而成年男人都是有性能力的,看见他们,就敏感地联想到耻辱、侵犯,以及其他因素,因此你就感觉到不自在、紧张,有时还有恐惧的情绪。”

  咨询的过程就是在谈话中找出问题的盲点的过程。而任何一种情绪与心态、行为后面,都是有着必然的原因的。你找出了它,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。而分析原因,就是咨询的关键。

  姑娘她没有否认我的说法,而且她还是赞同的。第二个原因与第一个原因是密不可分的,如果她赞同第一个观点,第二个问题将随着她的自我调节而淡化。

  当我们结束了对这个问题的谈论,随意地聊天时,她又显得很活泼,并且对自己很有信心,她说,奶奶、娘娘也都对她抱有希望。希望她能考上大学。因为她曾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。而且,她是那么勤奋、用功、努力。

  这件事应该是说完了。但是还想对处于婚外恋、或者有意于此的家长们说几句:“你们尽可以有权力去选择,创造自己的幸福,尽可以从个体的角度去实现自己。但是无论何时,都不要忽视了孩子们的利益。虽说孩子的利益所在各不相同。美国人说夫妻不和,为了孩子应该离婚。而中国人则倾向于为了孩子不离。中国人更重形式。认为父母俱全,天伦之乐,是一种体面,但美国人更重内涵;失和的夫妻往往使孩子的心灵受创伤,使他有不安全感,使他无所适从。究竟怎么做是为孩子好,这是另外一个课题,而我只是想说,无论碰到什么事情,不要忽视孩子的利益,作为孩子,也要体谅理解遇到难题的父母,要求父母为了孩子而放弃父母的所有,这,也同样是不合理的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